成果介绍
1. 著作
[1] 逯承鹏[著]. 产业共生系统演化与共生效应研究[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8
2. 学术论文(代表性)
近年来,发表SSCI/SCI、CSSCI/CSCD等中英文期刊文章50余篇,以主要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Sustainability, Engineering Sustainability,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外内期刊发表文章18篇。代表性论文:
[1] Lu C, Xue B, Lu C, et al. Sustainability Investig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 Sustainability, 2016, 8(10), 1058. (SSCI/SCI).
[2] Lu C, Ren W, Xue B, et al. Modelling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J], Engineering Sustainability, 2016, 170(3): 133-140. (SCI).
[3] Lu C, Yang J, Li H, Jin S, Pang M, Lu C∗. Research on the Spatial–Temporal Synthetic Measurem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Economy-Society-Resource-Environment (PESRE) Systems in China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J], Sustainability, 2019, 11(10), 2877. (SSCI/SCI).
[4] Lu C, Chen X, Zhang Z, et 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 Case Stud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northwest China [J]. 2011,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EI, ISTP).
[5] 薛冰, 董书恒, 逯承鹏∗, 等. 乡村振兴政策与规划实践的可视化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6(1): 1-9.
[6] 唐呈瑞, 逯承鹏*, 杨青, 等. 东北老工业区生态安全动态演变过程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 2017, 37(22):7474-7482.
[7] 杨青, 逯承鹏*, 周锋, 等.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安全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5): 1594-1602.
[8] 逯承鹏, 陈兴鹏*, 王红娟, 等.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演变动态仿真研究——以甘南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7): 1255-1263.
[9] 逯承鹏, 陈兴鹏*, 张子龙, 等. 基于MFA的兰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动态变化的结构分解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5): 604-610.
[10] 陈兴鹏, 逯承鹏, 杨静, 等.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宁夏1986-2005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25(10): 11-15.
3.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A 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东北老工业区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时空过程及区域效(41701142),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
[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东北老工业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20170540898), 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
[3]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理及其调控策略(201501037),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已结题。
[4]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重点项目: 东北地区污染协同减排效应与策略研究(XHJJ-1505),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已结题.
[5]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 大石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研发(2014416025),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已结题.
4. 获奖情况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合作伙伴”人才支持计划,2018;
[2]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计划,2018;
[3]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1/2),2018;
[4] 辽宁省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4),2018;
[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Klaus Toepfer环境创新竞赛二等奖(1/5),2012;
[6] 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个人突出贡献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