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体收看“两会”开幕式,聆听相关工作报告并展开热烈讨论。

执行院长毛锦凰说,过去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抗击疫情、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取得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巨大成就。脱贫攻坚完美收官之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工作报告中既有5年过渡期的时间表,又有重点举措和具体要求,重任在肩,需要初心不忘,更须砥砺奋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共同努力奋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青年研究员逯承鹏老师说,在过去的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力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刻研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按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矢志不渝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奋力书写服务社会的高质量论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努力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社会服务,不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副研究员邓晓红老师说,“十三五”时期我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创新发展、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克服时艰,通过一边战“疫”,一边战“贫”,完成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奇迹一跃。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科技体制和治理改革更加深化,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环境更加优美。“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领导下,亿万人民将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奋力有为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王博老师说,消除贫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反贫困任务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在反贫困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科学有效、环环相扣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展现出超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明确了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经过七年多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王绍博老师说,如果说脱贫攻坚是攻城拔寨的攻坚战,乡村振兴就是持之以恒的持久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二是促进开放。充分利用千万级劳动力及庞大消费潜力的农村市场,改变长期以来信息、交通闭塞导致大量优质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积极搭建区域农产品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动和循环;三是注重特色。乡村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不同,以产业为主导的乡村,推动产业链延申,以农业为主导的乡村,注重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乡村,突出文化特色,融入全域旅游。四是抓好载体。发挥产业园区贴近农村、服务农村的天然属性,以产带动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刘祎平老师说,全国两会,在万众瞩目中胜利召开。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给教育系统带来了一场大考、连环考、压茬考。作为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的青年教师,在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研方面,要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目光聚焦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立足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